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太仓 > 百姓生活 > 正文

创新动能澎湃!苏州包揽年度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前四名江苏

发布日期:2023/11/22 14:35:59 浏览:9

近日,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其中2023年度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榜单苏州包揽前四席。昆山位列第一位太仓位列第二位,常熟位列第三位,张家港位列第四位。

据了解,科技创新指数结合创新资源和发展基础,重点从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成效4个方面进行评价。

昆山

昆山以平台促合作、以项目促攻关、以人才促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2022年昆山市科技经费投入超40亿元,创新实施祖冲之攻关计划,全面链接顶尖企业、顶级院校和顶流团队,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全市已构建形成2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和20个培育园区梯次发展格局。

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战略定位,2022年昆山高新技术企业净增480家,总量达2744家,占苏州1/5、全省1/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突破4800亿元。

昆山聚焦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大力度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

同时,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人才攻关联合体和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太仓

创新是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太仓正在以“创新势能”提振“发展动能”。

当前,太仓精准聚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个千亿级产业,以及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个特色产业,“3 3”产业集群齐头并进、阔步前行,产业创新迸发新动能。

2022年,太仓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了科研院所10家,科创载体55家,产业有活力,靠的正是背后强大的科研实力。

此外,撤县建市30年来,太仓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贴心的人才服务,成就了“中国德企之乡”的广泛赞誉,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领跑长江,“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成为鲜明城市标识。

常熟

以创新为先,常熟有科创赋能的“阳光雨露”。

当前,常熟正以牵头苏州汽车、新能源、声学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着力点,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苏南唯一的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常熟始终坚持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的深度融合,以创新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已拥有983家高新技术企业、17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体系。

通过从空间上统筹全市创新资源布局,常熟主动为企业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机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资源开辟落地空间,构建“南园、中城、北谷”三大“创新核”,以优良创新生态“聚合”原本分散的创新资源、引发创新能力不断“聚变”。

张家港

张家港始终坚持以科技人才为支撑,创新增效为目的,致力于为企业发展打开新的可能。

张家港瞄准“4 4”主导产业,全力招大引强、攀高追新,重大项目推进全速加码,企业创新活力全面迸发,人才引育生态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加速“调高、调轻、调优”。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张家港出台《“创新张家港”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沙洲科创C计划”,厚植“创新张家港”生态圈——

施行“产学研预研资金”政策,合作前期给予高校支持,合作后期给予企业支持,解决校企合作“临门一脚”问题;发布张家港市产业专家创新资源平台,首期导入了51541家企业,集结了全国62213位专家和2621个创新平台;推出“张家港市基金投融资集群”,为科技招商提供金融支撑,为项目落地注入源头活水。

据统计,张家港10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企建有研发机构,95的规上高企开展产学研合作,92以上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来自企业,90以上的科技人才企业有研发投入。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需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相互支撑。苏州科技部门将继续聚焦“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加快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提供支撑,助力苏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苏州发布

原标题:包揽前四!苏州霸榜创新百强!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