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太仓 > 旅游景点 > 正文

江苏举行2017年乡村旅游节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17/5/13 10:48:10 浏览:1762

院标题:2017年4月21日:2017江苏乡村旅游节新闻发布会

4月21日,江苏省举行2017年乡村旅游节新闻发布会,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省乡村旅游的相关情况。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副处长魏赟主持本次发布会。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副处长魏赟:

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明天,2017江苏乡村旅游节暨“江苏人游江苏”活动启动仪式——“鲜活张家港,共享好时光”张家港乡村旅游季巡礼活动开幕式将在张家港市永联村举办。今年的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是由省旅游局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的。经省政府领导批准,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朋友介绍我省乡村旅游的相关情况。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旅游局詹庚庆副局长、苏州市旅游局李镔副局长、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李兆玮副市长、永联村党委吴惠芳书记,以及近30家中央媒体和沪浙苏媒体的朋友。受省政府王思源副秘书长委托,由我主持这场发布会,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魏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分别请省旅游局、苏州市旅游局和张家港市政府负责人作新闻发布。首先,请省旅游局詹庚庆副局长发布2017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暨“江苏人游江苏”活动启动仪式活动安排及江苏省特色民宿发展情况。

江苏省旅游局副局长詹庚庆: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港城张家港,参加2017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暨“江苏人游江苏”活动启动仪式——“鲜活张家港,共享好时光”张家港乡村旅游季巡礼活动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的到来,衷心感谢各新闻单位长期以来对江苏旅游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业与农业、工业、体育、文化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优化了产业体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建共享、致富农民的重要载体。下面,我向大家介绍2017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暨“江苏人游江苏”活动和我省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发展情况。

一、江苏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省委李强书记在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讲话中,对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石省长多次对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5年省政府出台了《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2016年实施了乡村旅游升级工程,2017年省旅游局进一步创新举措,以创建旅游风情小镇为契机,全面助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一)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6年底,全省拥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9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40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43个、中国乡村旅游示范基地3家、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1个、省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验区2个、省乡村旅游创业示范基地3家、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306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324家,各类乡村旅游经营户3.7万家左右。

(二)乡村旅游综合效益日益提升。据初步统计推算,截至2016年底,我省全年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总收入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接待游客数2.47亿人次,增长22,占全省游客总人数的36,比上年提高约三个百分点。全省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总数已达42万人左右。

(三)乡村旅游发展呈现新亮点。一是休闲度假成趋势。在大众旅游时代的新背景下,我省乡村旅游产品已初步实现了从“观光”到“休闲”,从“农家乐”简单模式到“休闲度假”体验模式,从传统的乡村旅游1.0版本向以休闲度假为特征的乡村旅游3.0版本转变。在即将公布的首批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中,常州溧阳南山花园、无锡宜兴篱笆园等成为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并走俏市场。苏南地区形成了浓郁的乡村休闲度假氛围,苏中苏北地区也正在抓紧打造休闲度假类新亮点产品,产生了如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扬州润德菲尔庄园、盐城大丰恒北村等一批代表性产品。二是业态增多促提升。随着乡村旅游由传统观光型向现代度假体验型转变,广大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化、精致化要求不断增强。目前我省乡村旅游的业态不断丰富,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充分运用乡村旅游 ,引导培育了一批江苏特色民宿、乡村自驾游基地、房车露营地、度假休闲特色民宿、乡村精品酒店、乡村特色街区、亲子研学农庄、主题果园、非遗传承课堂等新业态,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各乡村旅游区内书吧、果酒吧、咖啡吧、乡村主题乐园、体育养生休闲、非遗工作室等业态也不断丰富。即将公布的首批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不仅白天旅游业态丰富,晚间的夜旅游产品也多姿多彩。三是产业升级助发展。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产业已逐渐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在乡村旅游先期发展较好的地区出现了整村、乡镇全域开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尤其在我省苏南地区,乡村旅游集聚发展的特点明显。如南京市江宁区、高淳区,苏州吴中区、张家港市,无锡市宜兴宜南山区、惠山阳山、滨湖环太湖带,镇江句容市;苏中苏北地区如南通如皋,泰州溱湖兴化周边,徐州贾汪区、铜山区,盐城盐都区、东台区等区域也逐步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乡村旅游业态的丰富,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健康养老、文化、教育、体育等业态的融合正在向深度发展,呈现出一、二、三产互相推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四是创新创业成沃土。在新农村建设带动下,一些意识超前的乡镇、行政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带动当地村民创新创业,较好地解决本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脱贫。继2015年苏州旺山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之后,2016年我省镇江句容市、盐城盐都区的2家单位获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南京江宁区黄龙岘等3家单位被评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昆山市打造了KAB乡村创业孵化平台,溧水石山下村通过返乡大学生、文艺工作者利用乡土文创,帮助周边村庄有手艺农民开展产品定制,帮助他们网店销售等,形成浓郁的村民在村商业经营的氛围,增加了农民收入;徐州沛县昭阳山庄带动当地农民150人就业。外出打工农民返乡创业,大学生“创客”和专业文创团队参与建设,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新热点。五是富民增收幸福多。富民增收、共建共享是乡村旅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不断探索乡村旅游市场化运作等发展新模式,形成了吴中太湖集团、无锡山联村、张家港永联村“公司化”运作模式,宜兴篱笆园“公司 基地 农户 市场”的合作模式,苏州旺山村、高淳慢城“公司 农户”模式,大丰丰收大地“产业园区”模式,无锡阳山田园东方大企业引入模式,以及张家港飞翔农业休闲园“土地合作社”模式,溧水石山下、盐城恒北村“村集体 工商资本”等一系列富有活力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在政府支持引导下,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建立以农民为主体、农民参与受益的运行机制,不仅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更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例如,江宁黄龙岘乡村旅游区60以上的农户得益于乡村旅游,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年前的5000元提高到去年的3.5万元。乡村旅游成为富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二、江苏省特色民宿发展情况报告(2016)

(一)全省特色民宿总体发展情况。民宿业的蓬勃发展,涉及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创业、就业致富、乡土文化复兴等诸多社会诉求热点,反映出游客需求新变化,体现旅游市场休闲度假新导向,契合乡村旅游发展新需求,正逐步成为旅游产业新业态,成为撬动旅游业转型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为全面了解江苏特色民宿发展情况,去年下半年,我局委托专家团队历时3个月,对全省特色民宿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和问卷调查,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民宿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与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民宿经营者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依托综合数据,形成我省特色民宿发展情况报告。据调查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全省各市提供特色民宿样本单位总量270家,床位数总量约4064个,特色民宿业年直接经营收益达9484万元,创造直接创业就业人数达1177人,实现总就业人数达4500人左右,且近年来均保持较高增长率。创业就业人数中主要以吸纳当地人员为主,即80以上为本地居(农)民,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全省特色民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效益持续提升。

(二)全省特色民宿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苏南、苏中、苏北空间梯度差异明显。苏南地区民宿发展较快,数量较多,空间较为集聚,民宿总数达191家,占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70.74,床位数达3187个;苏中地区民宿总数为32家,床位数约达239个;苏北地区47家,床位数约达638个。二是微观选址以古镇和乡村旅游区(点)依托型居多。我省特色民宿主要有“古镇依托型、乡村旅游区(点)依托型、靠近城市(环城)”等几种类型,其中古镇依托型最为典型,以古镇及其周边为选址地的民宿达118家,占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43.7。三是居民自营和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的民宿占主体。民宿主以青年居多,且具有一定文化素养。从业人员以家庭成员或自家亲戚为主,专业受训率不高。四是定价以300元以内居多,普通家庭接待为主。年入30万以内居多,单体平均收益有待提高。我省特色民宿定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乃至几千元不等,但是绝大多数民宿价格集中在每间300元以内,占特色民宿总量的60,我省特色民宿以普通家庭接待为主,以特色民宿、精品民宿、品牌民宿为辅,整体接待水平还有待提升。五是多数特色民宿仅有食宿功能,核心主题特色不突出。旅游接待淡旺季明显,具有多样化休闲服务功能的还是少数,以周末、节假日家庭亲子客群居多。

(三)促进民宿发展的工作举措。近年来,我省特色民宿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取得合法经营资质较难、行业管理不够到位、法规标准不够完善、经营水准参差不齐、品牌意识不强、精品特色民宿不足、整体服务品质与水准有待提高、在地文化挖掘不深、个性彰显不足、营商环境整治有待深化等一系列问题。今后,我们建议通过以下措施,促进特色民宿进一步发展: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政策研究,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特色民宿业发展。推动完善特色民宿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力争在准入许可和经营许可的审批事项上改革创新;用于特色民宿发展的民居、住宅在政策上予以适当突破,推动出台灵活务实的消防管理办法;鼓励各类市场群体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出台奖励政策,激发民宿发展的积极性。二是注重规划布局、坚持重点培育。进一步明确特色民宿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发展区域、发展方向和年度工作重点;并以基础条件较好的民宿集聚地为发展重点,强化引导、加大培育,提升示范效应。三是深挖在地文化,彰显主人情怀。在有条件的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通过政策、资金激励,引导和培育一批体现在地文化、彰显主人情怀的特色民宿,在全省特色民宿中形成示范效应,引领全省特色民宿的品牌化升级。四是加强行业指导,提高经营水平。逐步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专业团队指导、经营户积极参与的发展机制。积极组织开展对民宿业主和服务人员的经营与服务理念、营销策划、管理服务技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五是强化行

[1] [2] [3]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