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太仓 > 资讯杂谈 > 正文

太仓全力打造对德合作“升级版”

发布日期:2015/9/2 20:58:21 浏览:2407

几天前,由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德国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有限责任公司和西门子股份公司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与新时期中德合作对话会在太仓举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周力、江苏省副省长张雷、德国社民党前主席鲁道夫·沙尔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德两国政界、工商界、智库和媒体的百余位代表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德、中欧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位于江尾海头的太仓是沿海和长江开放的双向结点,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同时也是“中国德企之乡”。目前,苏州有452家德资企业,其中半数在太仓。太仓已经成为中国德企发展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太仓市委书记王剑锋表示,当前太仓正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新一轮战略机遇,全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抢抓中德两国广泛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的重大机遇,继续巩固和深化对德合作成果,推动新时期对德合作更上一层楼。


5月中旬,克恩-里伯斯中国业务集团在太仓扩建的新工厂落成,厂房面积增至4万平方米。而1993年落户太仓之时,厂房面积仅400平方米。目前,这家百余年来始终专注于生产弹簧产品的家族企业,其汽车安全带弹簧占到全球60的市场份额,在太仓的员工数量也由个位数上升至近千人,产值从数百万元增至7亿多元。


太仓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克恩-里伯斯作为第一家落户的德资企业,其示范性和标杆意义不言而喻。当天的新厂落成典礼上,克恩-里伯斯集团董事会主席斯坦姆博士深有感触地说:“每次来太仓都很开心,因为这里充满商机。中国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及太仓适宜的投资环境,让我们对未来的长足发展充满信心。”


对此,王剑锋同样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克恩-里伯斯是太仓外资发展典范企业,扩建新厂顺利投产,是太仓对德合作持续走向深入的重要标志。20多年来,在斯坦姆博士以及克恩-里伯斯公司的牵线搭桥下,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纷至沓来,太仓与德国在经贸、教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以克恩-里伯斯为发端,截至2014年底,太仓德企总数达到220家,项目总投资近20亿美元,年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太仓投资落户的德资企业有90以上完成了增资扩产,企业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已有舍弗勒、托克斯、慧鱼、瑞好等一大批德资企业完成了第三、甚至第四、第五期的增资扩产。比如,为奥迪、宝马、奔驰等配套生产汽车零部件的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已由首期3000万美元投资发展成为总投资6亿多美元的集团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近90亿元,纳税超6亿元,成为苏州地区最大的德资企业。


如今,技术高、效益好、占地少、能耗低、抗风险能力强的德资企业,成为太仓产业转型“领头羊”。而太仓为何能集聚如此众多的德企,也成为不断被引用和解读的成功案例,吸引了各方的关注。


3月31日,由德国巴伐利亚州立银行投资1200万美元建设的太仓德国中心,正式签约落户太仓。这是全球第八个,也是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个德国中心,将为太仓及周边地区的德国企业提供从市场咨询、律师服务、秘书翻译、谈判展览到办公用房、金融服务、德国贸易等各项服务,加强中德企业的交流合作。这被太仓市副市长、新区管委会主任朱万里称之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他看来,德国具有大量中小企业,它们推动了德国制造的繁荣。而太仓面积小、人口少,要成功转型升级,就需要学习德国经验,打造对德合作“升级版”。


“升级版”怎么升?太仓将从合作领域、层次、内涵以及保障等四方面入手。


目前太仓德企主要集中于精密机械加工、汽车零配件制造等行业领域,因此,升级“合作领域”,推动多元化合作成为首要内容。今后太仓将巩固既有优势的同时,加强科技服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合作,吸引这类企业入驻太仓,并创造条件促进其为国内企业服务,形成立足太仓、面向全国的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此外,在医疗技术、节能环保、农业以及社会事业等诸多方面探索合作领域,谋求建立全方位的对德合作网络。


德国的技术、研发能力等有很强的竞争力,太仓将立足经济转型升级,着重引进一批旗舰型、科技型、税源型、总部型的优质德资项目,鼓励企业把研发中心、结算中心、交易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设在太仓,从而升级“合作层次”,推动深度化合作,让德国“智慧”转化为太仓“智造”,以释放更高层次的合作红利。


随着德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太仓鼓励中德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有效带动了本土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升级。当下,升级“合作内涵”,推动专业化合作成为当务之急。太仓将更加广泛地推动本地民企承接德企配套,加强中德制造设计协作;抓住德国“工业4.0”机遇,推进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为主导的制造业基地,争当“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者、推动者。


除此之外,升级“合作保障”,推动持久化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德企放心地引入母公司核心技术,实现核心部件的本土化研发和生产。同时继续打造具有浓郁德国风情的城市环境,为德资企业来太仓投资、贸易、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进一步增强德国企业对太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深入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本报通讯员王勇


本报记者潘朝晖

(原标题:太仓全力打造对德合作“升级版”)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