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8-18
□苏报驻太仓记者周哲刘争
近日,全球航运权威媒体《劳氏日报》公布2022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太仓港排名较去年上升三位,位列第22名。今年1至7月,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52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284.9万标箱、增长11.4;完成货物吞吐量1.56亿吨、增长3.9。
在港产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演变中,围绕着港口量级的提升,太仓临港产业层级和港城发展能级也在同步跃升。
省重大项目博马科技中国区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如火如荼推进,新建厂房桩基工程已完成40;利洁时太仓二期杜蕾斯项目开工,预计于2026年1月正式投产;港航中心、港航大厦、港城酒店等加快建设……
港口有活力,产业有韧性,城市有未来。
得物流者得天下,得枢纽者得未来。随着港产城一体化“第一战略”加速实施,“港口、港区、港城”三位一体的协同联动格局加速构建,太仓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路线图”“规划图”逐渐变成“施工图”“实景图”,一座一体化枢纽之城的想象空间已经打开。
链接交通枢纽变经济枢纽产生枢纽经济
今年5月19日,一批越南香蕉“漂洋过海”经太仓港直达苏州市场,太仓港进口水果批发业务“试跑”成功。这批香蕉由苏州南环桥市场商户组织进口,这个苏州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以往通常都会选择在上海港清关上岸,这是第一次选择太仓港作为“登陆点”。
在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新鹤看来,这次“新尝试”是因为太仓港具有江尾海头的特殊区位,以及航线丰富、多式联运便捷等优势,“同时,太仓港打造三个百亿级进口特色商品交易集散中心的发展战略与我们的发展方向相当契合。”
苏州最大批发农贸市场与长江外贸第一大港牵手。太仓港在物理空间上连接起江海,在产业布局中链接起产业链的两端。江海交汇的交通枢纽,也是链接供需市场的经济枢纽。
一座港口连通江海河。今年以来,太仓港开辟苏州园区港等内河支线,“苏太快航”与太仓港航线网络实现无缝对接,疏港铁路与苏州中欧班列平台实现联动发展,新辟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8条,省内“点对点”支线覆盖率达90,国际航线覆盖RCEP协议签订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24个主要港口。
在更大的坐标系里,太仓以港为城,联动全域,辐射整个苏州、长三角交通网络。总投资43.7亿元的龙江路快速化工程加快建设,滨江大道延伸段项目提速推进,港区与主城15分钟快速通勤路网持续完善。随着太仓疏港铁路开通、长三角高等级航道杨林塘航道建成开通,基本形成国内沿海全覆盖、长江全通达、内河全联通,国际以近洋直达为主、远洋中转为支撑,“公铁水”联运多向发力的国内国际大循环运输体系。
集疏运体系的畅通带来货物的高效流通。在太仓港从“物流港”向“物贸港”转型的路径中,太仓现代物贸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去年以来,太仓新增规上物流物贸企业103家、国家4A级物流企业3家,总投资3.5亿美元的爱乐买冷链电商总部等物贸项目落户,中外运华东暨长江经济带运营总部等项目加快建设。今年上半年,太仓港398家规上物贸企业实现营收756亿元、增长5.5,太仓物流园位列全省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十强首位,“建总仓、到太仓”产业名片持续擦亮。
在优化进口贸易结构、完善港口功能过程中,太仓实现“多个第一”:第一家进口生鲜物贸服务平台与交易中心揭牌,第一家商业保理公司娄城合创成立,“长江航运第一股”华光源海的航运物流及供应链项目落户。
物流通道变“物贸街道”,航运水道变经济廊道,“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集聚资金、物资、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资源的经济枢纽正朝着枢纽经济转化。
联动港口、工业、城市三大子系统的化学反应
近日,中远海运保供稳链·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专班在太仓港首航。这艘巨轮装载着2797台新能源汽车从太仓出发驶往南美,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大批量出海打开一条新通道。
昼夜不息,船来船往,一片“车山车海”,这样的繁忙场景是太仓港今年的“日常状态”。今年1至7月,太仓港完成整车出口超20万辆,占全省总量的55.5。
在苏州打造总规模超万亿元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太仓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创新集群的蓝图中,太仓港应时而动,加快建设长江最大汽车滚装码头,打造整车物流中心,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海运、仓储、集港、分拨配送一条龙的整车全程物流服务,全力打造长江沿线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在港、产、城的三角中,产业特色、港口功能、城市规划的不匹配,造成港口、工业、城市三大子系统缺乏联动,往往导致港口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在太仓,产业发展规划成了港口发展的“航向标”,产业蓝图与港口优势实现高度配合、良性互动,港、产、城三者在服务理念的共识下变成“合伙人”,产生化学反应。
利用港口集聚效应,推动临港产业布局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技术溢出效应,发挥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这是新加坡港、鹿特丹港、宁波舟山港等国内外大港的成功经验。
当下,太仓也正沿着这条路径前行。利用太仓港优势加大进口力度,明确用3至5年时间打造进口海鲜、东南亚水果、国际木材“三个百亿”交易集散中心;加速壮大沿江制造业集群,总投资80亿元的华能太仓支撑性电源等项目开工建设;扬子三井造船厂在手订单已排至2027年,中化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落户,将打造成为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央企骨干企业……
港口优势资源与城市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链式反应,推动产业在沿江转型,成为太仓“3 3”产业集群崛起的重要内生动力。得益于此,1至7月太仓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四大产业规上产值增长2.8,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值增长10.7,其中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值增长16.8。
港与产的良性互动,得益于城市规划的保障。太仓划定11.88万亩工业保障线中的近40用于港区开发建设。太仓港疏港铁路建成通车,打通了“铁水联运”的最后一公里,为太仓港口功能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助力,为太仓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提供交通优势。
共生既是“强磁场”也是“能量池”
走进位于太仓港区银港路19号科创园内的苏州全球特色商品展销中心一期,ZIPPO打火机、斯凯奇熊猫鞋、益节钙片、RIO鸡尾酒、乐高玩具等富有特色的商品映入眼帘。
“展销中心设有5个国家和地区展馆、6个知名品牌企业展区。同时还设立了1个现场直播区,为展销企业提供全方位直播平台服务,以及中国好礼本地品牌展区,集聚了太仓肉松和口水娃等30多家太仓企业商品,并正在加快引导苏州地区更多本土品牌企业进驻展销。”太仓港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勇介绍,今后展销中心常年布展的国内外商品将达到1万个品类,其中3000多个产品与海外市场同步上市,助力国外品牌在国内实现“首店、首秀、首发”。
太仓港是江苏省口岸资质最齐全的港口,拥有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进口水果、粮食、肉类、水生动物等指定口岸资质。得益于此,太仓港区全球特色商品展销中心打造“展、贸、销”一体的全球优质进口消费品展示交易平台和集散基地,满足市民对进口消费品的需求。
依托港口资源,打造特色产业,提升城市品质,太仓港区的展销中心再次印证了“港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石,产是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支撑,城则是港口和产业发展的依托”的共生关系。
集装箱码头四期工程成为全省和沿江首个实现堆场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太仓港区化工园区获评苏州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构建政务服务智慧便捷办事服务体系……
智慧港口、智慧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互促共生,现代田园城的内涵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深化。
长江单体设施最大的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稳定运行,武港码头获评“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港城组团污水处理厂配套生态湿地净水工程投用,七浦塘生态公园等一个个绿色地标崛起;艺康太仓工厂光伏项目获批启用,扬子三井打造“大型绿色清洁能源船”生产基地……
绿色港口、生态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相融共生,美丽金太仓的幸福画卷有了“深蓝”色的大写意。
苏州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主阵地的定位,锚定了太仓在世界贸易版图上的坐标,苏州市域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再次提升了太仓港统筹服务腹地经济的能级,港产城一体化的共生效应向更深更远的地方传递。
通过成立上海港空箱中心太仓港分中心,太仓港为本地和周边企业带来“家门口”港口的便利化服务。同时,叠加“太申快航”功能,引导更多本地企业加速“陆改水”。截至2022年底,从太仓港走货的国内外贸企业超过4000家,遍布全国28个省份。
在港产城相互影响的动态变化中,太仓实现能源、信息、人才、物流等各种关键要素的融会贯通,向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既是要素集聚的“强磁场”,也是辐射带动的“能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