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太仓 > 百姓生活 > 正文

“德企之乡”的民企有了新机会:太仓支持德企购买本地民企产品

发布日期:2018/4/16 10:40:43 浏览:313

来源时间为:2018-04-14

方便,快捷手机查看财经快讯专业,丰富一手掌握市场脉搏手机上阅读文章提示:微信扫一扫到您的朋友圈

推动本地民企与德企的融合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实现民企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的太仓目前发展的重中之重。

4月13日,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在太仓举行。根据计划,大会永久会址将花落太仓。太仓市委常委、太仓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红星对包括第一财经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太仓发展经历了阶段性特点,第一阶段更注重招商引资,把德国企业引进来,但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要推动本地民企与德企的融合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实现民企的高质量发展。

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户苏州太仓开始,25年来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太仓逐步成为中国德企集聚度最高的地区。目前,太仓市德资企业已达300家,项目总投资达45亿美元,年工业产值超500亿元。

瞄准智能制造

在2017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中,太仓位列第七。

如今太仓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全球制造格局的重大调整以及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革,近年来,凭借对德合作优势,瞄准智能制造,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已成为太仓制造业发展和变革的主攻方向。

《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提出,苏州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技术进步。要推动“苏州制造”向更高层次发展跨越,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大批制造业隐形冠军藏身于太仓,数据显示,2017年太仓以智能改造为重点的技改投资完成164亿元,入选《太仓市2017年智能制造计划项目库》的企业项目共计124个,计划总投资59.26亿元。

去年9月底,工信部公布了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名列其中。在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率达75,规模企业智能制造普及率超50,工业密度达116台/万人,入围省市县各级智能车间示范项目130余个。

一批德企率先开始了智能化改造升级。

今年3月16日,舍弗勒全球首个P2混动模块在太仓投产。这种高度集成的P2模块,即插即用,为汽车厂商提供最快速的解决方案。实现它的,正是该企业建立的工业4.0智能化生产线。

通快集团在太仓建立了工业4.0工厂,智能、敏捷的自动化工业操作管理平台,使生产过程更加柔性、智能、可靠,不仅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也可向有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

推动民企发展

德企在加大本土化创新和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在与德企的互动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太仓全市400多家本土企业与德资企业在产业分工、研发创新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对接合作。这些企业着力突破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五大关键技术,努力实现设计数字化、设备自控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

然而,相比德企的体量,目前太仓本地民企发展总体上实力还不强。

去年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园工业产值总量1000亿元,德企与以民企为主的其它企业的产值各占50。但从数量上讲,这里德企不到300家,但民企数量达到三四千家。

王红星也指出太仓本地民企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根本的问题是基础创新能力不足。首先企业家要转变观念意识,要增强对研发的投入,要持续不断地招引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保持一种发展的定律,久久为功,德国优秀的中小企业都是百年老店,这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强化。”

在德企的研发投入上,王红星以通快为例谈道,“去年通快拿出10做研发投入,它的研发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应用型研究,即德国制造到了中国本土化的研发;第二块是考虑五年至十年后的基础性研发;第三块是应对颠覆性技术做的研发。”太仓本地民企在研发上还需要不断强化。

在帮助本地民企提升发展上,王红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本地政府就组织太仓的民营企业组团参加“德国太仓日”,让他们真切感受和学习借鉴德国制造。同时,政府还有意识地搭建中德企业沟通合作的平台,总的来讲,已从原来比较粗放、低端的合作发展到现在比较深度和融合的合作。

目前,当地一些民企走出了一条从外向配套到科技项目合作再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科耐迈克联合德国研发团队,填补了国内低温泵用机械密封部件核心技术空白;东南佳与德企开展技术合作,其生产的碳滑板用在了中国高铁上;凯通集团以德国分公司为平台,整合尖端技术和高端制造装备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等。

“政府在做好规划的前提下,也出台一些政策支持民企与德企合作,也支持德企购买本地民企的一些产品。”王红星对记者说。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本地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和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人才支撑方面,太仓也已有布局。

今年4月9日,江苏省政府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和太仓校区。此前的3月26日,太仓市政府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太仓将与这些高校联手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机械工程、产业 网络、大数据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通过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人才资源,为未来的发展增添新动能。

此外,太仓还将依托中科院计算所、技物所等科研单位在太仓分支机构的优势,集聚、培养一批智能装备、电气自动化、工业控制、软件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德企之乡”的民企有了新机会:太仓支持德企购买本地民企产品》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德企之乡、株洲民企人才网、民企人才网、民企、私企和民企的区别、中国民企500强、民企500强、苑国辉谈中小民企改革、株洲民企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