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太仓 > 资讯杂谈 > 正文

中德合作的“太仓模式”

发布日期:2023/5/4 12:20:28 浏览:139

来源时间为:2023-04-21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新闻周刊,作者陈惟杉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影响有影响力的你。和我一起拨开迷雾,追寻真相,守望时代。

太仓正从过去30年的

对德合作中收获丰厚的回报

也正在构筑未来对德合作的新优势

1993年,克恩-里伯斯董事长斯坦姆到访中国,这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占据全球汽车安全带卷簧市场半壁江山。彼时,伴随德国大众上海建厂,中国汽车产业方兴未艾。

希望抢占中国市场先机的斯坦姆询问江苏省领导适宜的投资地,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靠近上海,二是交通物流便捷,三是文化底蕴深厚,劳动力素质较高。太仓成为被引荐的对象。斯坦姆考察后,当年便决定开展试探性投资,只租下400平方米厂房,雇佣6名员工。

就是这家当时被视为“小作坊”的工厂,成为太仓30年对德合作的起点。此后,克恩-里伯斯先后11次增资,如今拥有自建厂房7万平方米,年产值15亿元,在其全球版图中占比最大。在太仓的产值超越德国本土产值,这对于落户太仓的德企而言并不鲜见。

克恩-里伯斯成为太仓对德30年合作的缩影。目前,太仓已经引进德企470余家,总投资额60多亿美元,工业产值达600多亿元,其中隐形冠军企业50多家,德国制造业企业在全国占比10%。

“从偶然到必然,对德合作成为太仓的主动选择。”太仓市高新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冯玉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太仓,这座位于上海西北的城市如今已经成为中德深厚联系的缩影,其不仅对于中德合作具有示范意义,在强调高质量使用外资的当下,汇聚众多极具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德企的太仓也成为“再迎外资”浪潮中值得借鉴的样本。

太仓正从过去30年的对德合作中收获丰厚的回报,也正在构筑未来对德合作的新优势。

德企因何而来?

“疫情期间确实有少量租户暂时离开,一度很难在街上见到德国人。如今又可以在周末看到骑行的德国人,一些已经两三年没有返回太仓的租户陆续归来。”2023年,太仓德国中心销售及业务开发经理牛玉如看到更多老朋友重返太仓,她还期待见到更多新朋友。

作为为开拓海外市场的德国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德国中心仅在中国的三座城市布局:北京、上海和太仓,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太仓的重要性。“落户太仓的德企中,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德国前20强家族企业中,有8家投资太仓。太仓被视为德国中小企业在华的‘首都’。”牛玉如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太仓德国中心。图/受访者提供

去年,没有一家德企离开太仓。相反,太仓对德企的吸引力仍在持续。

2022年12月,圣诞节前夕,在慕尼黑举办的“太仓日”活动吸引到200余名与会者,130亿元意向投资成功签约。在长年往返于中德两国之间上海德国中心CEO兼董事长夏建安看来,这充分体现了德国工商业界对中国、对太仓的“强烈兴趣”。

前100家德企聚集太仓耗时14年,而从第300家到第400家仅历时三年,如今这一数字已经突破470家。凭借在德国商界的良好口碑,太仓正在吸引更多德企投资。

“集团、太仓公司两位董事长近期到访,两人都是首次到访太仓公司,如果不是因为等待签证的时间过长,到访的时间还会更早。”定于4月1日正式上任莱斯特瑞兹机械(太仓)有限公司(下称“莱斯特瑞兹太仓公司”)总经理之前,宋文光已经来到太仓,接替离任的奥地利籍总经理,提前熟悉情况。宋文光有20余年德企高管经历,虽然此前从未常驻太仓,但太仓于他而言并不陌生。“当初莱斯特瑞兹来到太仓便是舍弗勒引介而来。”

莱斯特瑞兹太仓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德国中型企业,疫情前公司仅有50余人,租用两栋厂房。去年疫情形势稍缓,公司便马上加速增加投资和扩展产能的计划。“但其实最大的投资并非设备、厂房,核心是人,包括管理团队、高级技术团队等本地能力的建设。”

在太仓,像莱斯特瑞兹一样选择增资的德企占比约为九成。落户太仓25年以来,舍弗勒先后增资13次。

当然,吸引德企的因素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牛玉如表示,相比于早期因综合成本优势来到中国,德企如今希望研发、生产更贴近市场。“尤为看中正在成长的中国新中产。”

“德企非常务实,投资由市场与供应链决定。”在宋文光看来,驱动莱斯特瑞兹太仓公司增加投资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前期本地生产占比较低,在localforlocal策略(在中国为中国)的影响下会增加投资,“localforlocal并不意味减少投资,反而会在增强本地能力建设的情况下增加投资,以及更深入的本地采购”。二是中国方兴未艾的新能源产业给公司带来商机。

公司大量供应商位于太仓也多少让宋文光感到惊讶。一个经常被用来证明太仓供应链优势的例子是,造一辆汽车,在太仓可以找到70%的零部件。

德企正在太仓与本地企业形成更紧密的供应链。牛玉如告诉记者,去年工业用电一度紧张,太仓德企在提出保障自身用电的同时也提出保障供应商用电,其中部分便是太仓本地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企业往往难以离开,也不愿离开。”

市场与供应链正在成为持续吸引德企投资太仓的因素,而30年来太仓保持对德企吸引力的一个不变因素是服务。

“更要留住人心”

来到太仓不久,宋文光便提出考察工业园区。第二天,企业所在镇党委副书记与招商工作人员便到访企业,帮助企业协调需求。“德国中小企业很少拿地建厂,更多选择租赁厂房,在这方面政府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早前政府会提供‘两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政策,但德企更看重的是政府对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他用“务实”形容太仓各级政府的行事风格,这无疑与德企气质相投。

对德合作之初,太仓高新区并非国家级高新区,无法给出“两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政策,太仓的策略是以服务取胜,提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如联合汽车电子投资太仓时最大的诉求就是投产要快,高新区仅用10个月就按要求建好了3.4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也因此赢得后续项目的相继落户。

太仓中德创新园。图/受访者提供

太仓为德企营造的生态已经不局限于惯常意义上的“营商环境”,而是拓展至生活领域,引入中德友好幼儿园等生活服务场所,越来越多的德国人视太仓为一座宜居城市。

“德国人可能会觉得一线城市有些拥挤,而人口密度较低的太仓很像一座欧洲城市,这是吸引德国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牛玉如看来,这种相似不仅源自绿化、建筑风貌等,更多源自城市发展理念,太仓市政府提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与欧盟的理念相契合。“他们认为太仓很宜居,而且随着德国人越来越多,太仓的德国元素也越来越多,这种元素可能会聚焦到一家具体的餐厅、酒店。”

玛丽蒂姆,一个在中国知名度并不高的酒店品牌,却是德国最大的会务型酒店,因此成为一众国内城市争相引入的酒店品牌。太仓已有两家酒店与之进行品牌合作,其中一家便位于新近建成的罗滕堡风情街。

“不能仅仅靠外资企业创造产值、税收,当下阶段要更多考虑能不能把人心留在太仓,需要花心思、动脑筋,太仓已经走在前列。”太仓高新文旅总经理张安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涉及教育、医疗,甚至延伸至衣食住行。“要给外资企业贴心的服务,不止于产业层面,比如建设一个产业园,这样的招商政策已经难以留住企业,而是要打造生活场景。”

张安国告诉记者,罗滕堡风情街是把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罗滕堡小镇“搬到太仓”,完美还原了德国罗腾堡小镇风貌,浓浓的德国风情扑面而来。

太仓罗腾堡风情街。图/受访者提供

罗腾堡风情街项目始于2021年,投资额达到15亿元,这样的投资额足以展现政府的决心。张安国承认,有其他城市也希望打造类似的德国风情街,争取更多德企入驻。“各地政府都在绞尽脑汁,更需要拥有独特的竞争力,最终还是回到‘以人为本’,做好人的工作。”在他看来,修建建筑简单,但重要的是打造其中的内涵。

“入驻的业态需要更符合‘原汁原味’,大概五成以上的商业业态与德国直接相关,目前商铺招商已经满员。”张安国向记者介绍一家入驻的汽车餐厅,“这家餐厅起家于上海,在北京、深圳都有布局,但是第一次在太仓这样的县级市落地。罗腾堡风情街在引入业态时,对标不同商家的需要,一家家去谈判,给出差异化条件。”

作为德企之乡,香肠店、酒吧、面包房等德国元素在太仓大量积聚,德国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特质融入到太仓文化中。“太仓路边那些高大的水杉树,让人感觉好像回到了德国的黑森林。”这是30年前斯坦姆决定来到太仓投资的重要原因,如今这样让人感到“回到德国”的生活场景还在增多。

除了生活场景的打造,近年来,中德艺术展、足球赛、乒乓球赛、马拉松等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将太仓当作“第二故乡”。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贺德满用中文感慨:“尽善尽美,夫复何求?”

太仓希望“留住人心”,而中德合作也带给太仓当初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一样的太仓路径

其实,克恩-里伯斯落地太仓的首期投资只有55万马克,与其他引进外资相比项目很小。

“当时压力很大”,冯玉良坦言,在对德合作30年的历程中,需要守得住寂寞。“一家德企的投资额可能不大,但是做出投资决策非常谨慎,许多项目谈判可能需要两三年时间。但是30年中德合作,对太仓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教育文化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个典型的案例便是太仓的“双元制”教育。“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实践培训。

2001年,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了国内首个与德国职业教育同步的专业工人培训中心。此后,太仓依托在当地的德企、本土院校、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德国工商大会、德国工程师协会等多方资源,相继建立中德培训中心等十余个双元制教育培训基地,成为中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

太仓“双元制”教育。图/受访者提供

“德国的创新主要依靠人才,其中‘双元制’职教又是德国制造业形成优势的秘密武器。”冯玉良表示,太仓对德合作的终极目标,便是借鉴德国经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对各国创新能力做出排名,德国位列第一。在冯玉良看来,德国的创新是在原有技艺基础上的不断提升、转型,这种路径与中国更为适配。“对德合作30年,太仓基本形成了从创新主体的集聚,到创新产业的集聚,再到创新人才的集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只有在企业聚集的地方才能形成产业链。比如太仓的高端装备产业,德国6家顶尖机床公司均在太仓落户。”

他向记者举例说,比如一家名为托克斯的德企,主营智能制造生产线定制,全球各地工厂的工程师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发适用于本地的产品,而其落地太仓的工厂中全部是中国人。“国家提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在产业链中高端协同创新,先将自身技术提升至同等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实现自主可控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显然,470余家德企也为太仓进一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底气。“太仓重点布局的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源于太仓在相关产业已经落地一批德企,以及与之配套的企业。比如较早落地太仓的舍弗勒,公司

[1] [2]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